近日,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宏教授课题组在新型荧光纳米生物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研究成果以“Terbium−Aspartic AcidNanocrystals with Chirality-Dependent Tunable Fluorescent Properties”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CS Nano》(IF=13.334)上。
这项工作首次利用稀土离子(比如铽和铕)与去质子化的天冬氨酸之间的形成的配合键,仅仅进行混合搅拌就可以得到铽-天冬氨酸(Tb-Asp)和铕-天冬氨酸(Eu-Asp)配合物荧光纳米晶体。这种纳米晶具有高的量子产率,高度荧光强度和长荧光寿命,发光颜色可以通过Tb和Eu比例调控。另外,通过利用天冬氨酸的手性组成可以实现对纳米晶的荧光性能的调控。
由于纳米晶的组成单元是稀土离子和氨基酸,因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特性,因降解产物仍然是氨基酸,所以,适用于细胞成像、并可实现可视化药物缓释癌症治疗等;由于制备工艺简单,原料和制备成本低,易于实现产业化;纳米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可以用于无毒防伪商标荧光喷墨打印、廉价的荧光显示器等,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论文在线发表于(ACSNano,2017,DOI:10.1021/acsnano.6b08140),第一作者为硕博连读一年级博士研究生马保金。马保金同学一直致力于可降解生物荧光纳米晶体的研究,题为“Eu/Tb codoped spindle-shaped fluorinated hydroxyapatitenanoparticles for dual-color cell imaging”文章解决了羟基磷灰石荧光纳米晶双稀土发光过程中的能量分配的问题,发表在Nanoscale(IF=7.76)上(Nanoscale,2016,8,11580-11587)。另一篇题为“Prolonged Fluorescence Lifetime of Carbon Quantum Dots by Combiningwith Hydroxyapatite Nanorods for Bio-applications”的论文则利用羟基磷灰石纳米晶与量子点的结合,解决了量子点的荧光淬灭问题,近期作为内封面文章在Nanoscale上发表(Nanoscale,DOI 10.1039/C6NR05983J)。
该工作获得了山东大学重点实验室专项资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