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传承奋斗基因,10月24日至25日,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组织教工党员赴河南安阳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分水闸、青年洞以及殷墟博物馆等红色精神与历史文化地标,全体教职工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与精神洗礼。


渠水长流,精神永续。在红旗渠纪念馆,晶体全重教职工依次参观了“红旗引领、创造奇迹”“英雄人民、太行丰碑”等主题展区,通过详实的图文、珍贵的实物与生动的影像,全面了解了红旗渠的修建历程,深切感受林县人民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苦战十年、改造山河的壮举。队伍还徒步参观了总干渠关键工程——青年洞,实地体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从那段战天斗地、勠力同心的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青铜铸史,文明绵延。在殷墟博物馆,大家走进“探索商文明”“伟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等展厅,沉浸式观摩青铜器、陶器、甲骨文等珍贵文物,系统了解商代在政治、军事、文字与农业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多维度感知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立足新征程,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蓝图。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此次安阳之行,既是一次追寻精神谱系、锤炼党性修养的红色洗礼,也是一次探源中华文明、增强文化底气的寻根之旅。大家纷纷表示,要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研创新的实际行动,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紧密的协作,聚力突破晶体材料领域“卡脖子”难题,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领导班子成员及教职工等30余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