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
09-182020
《化学化工新闻》报道陶绪堂教授团队晶体生长方法新进展 近日,美国化学会旗下全球化学化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化学化工新闻》(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C&EN)报道了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陶绪堂、刘阳教授在低维单晶生长方法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C&EN以“Sublimely simple method makes ultrathin organic crystals”为题,对团队近年来开发的“微距升华”晶体生长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采访了多位国际知名专家。报道认为这种新的方法“可以使制备过程更加简单和低成...
查看更多
-
09-112020
有机光电子学团队在有机晶体内观测到自旋-声子的强耦合 日前,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秦伟教授的有机光电子学团队制备出了有机磁性电荷转移晶体,探讨了有机磁性晶体材料内自旋-声子之间的耦合效应。相关成果以“Organic multiferroic magnetoelastic complexes”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论文第一作者为2016级硕博连读学生魏蒙蒙,通讯作者为秦伟教授。山东大学为第一单位。有机自旋材料具有质量轻、电声子耦合强等优点,这为其更为广泛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有机...
查看更多
-
05-292020
刘宏教授团队在高性能水系锌电池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书华教授和刘宏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郭玉国研究员提出了一种钠离子和锰离子共同预嵌入的(Na,Mn)V8O20·nH2O正极材料,并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该工作通过实验及理论计算分析了预嵌入的钠离子和锰离子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发现钠离子有助于提高锌离子扩散,而层间的锰离子有利于材料导电性的提高。过渡金属离子和碱金属离子间的协同作用是提高(Na,Mn)V8O20·nH2O材料循环稳定性的关键...
查看更多
-
04-282020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钛基二维晶体材料应用方面取得新成果 近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陶绪堂教授团队通过自主设计的“微爆炸法”获得了无氧化MXene-Ti3C2Tx量子点,首次提出可将此类二维结构钛基晶体材料用于肿瘤治疗,并与刘宏教授团队合作发现其具有较强的类芬顿反应特性,在抗肿瘤实验中效果显著,从而实现了更高效、更安全的纳米催化治疗方式。相关结果以“Nonoxidized MXene Quantum Dots Prepared by Microexplosion Method for Cancer Catalytic Therapy”为题,发表...
查看更多
-
03-262020
熊胜林教授课题组在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熊胜林教授课题组在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中取得进展。研究人员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种水合钡离子稳定的钒酸钡Ba1.2V6O16·3H2O,并将其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钒溶解行为得到了有效抑制,表现出了较高的倍率性能和优异的长循环寿命。相关研究成果以“Boosting Zinc-ion Storage Capability by Effectively Suppressing Vanadium Dissolution Based on Robust Layered Barium ...
查看更多
-
03-062020
黄柏标教授团队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制备乙烯方面获重要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柏标教授团队,提出通过对Cu2O纳米颗粒的晶面调控,实现高效电催化二氧化碳制乙烯。相关研究成果以“Cu2O nanoparticles with both {100} and {111} facets for enhancing the selectivity and activity of CO2electroreduction to ethylene”为题,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DOI:10.1002/advs.201902820,IF=15.8)上。文章第一作者为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级博士生高玉刚,通讯作...
查看更多
-
03-062020
刘宏教授团队在磁场促进光催化产氢性能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宏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通过构建纳米复合结构实现光催化材料伴随式电场促进光生载流子分离的策略。利用电磁感应驱动的以金属为核的金属-半导体/核-壳纳米复合结构的微电势来增强半导体光催化剂中的电荷分离。将外加磁场施加在常规的光催化反应器装置下,实现了光催化裂解水产氢效率近110%提高。金属-半导体/核-壳纳米复合结构产生的电磁感应驱动的伴随电场体现了在磁场作用下的相对运动到...
查看更多
-
02-202020
戴瑛教授团队在二维拓扑绝缘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戴瑛教授团队与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合作发现二维反铁磁体可以实现绝缘拓扑量子态,从而发现了一类不同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二维体系磁性拓扑绝缘体,并预言了实现这一拓扑量子态较为理想的材料体系。相关研究成果以"Antiferro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 with Nonsymmorphic Protection in Two Dimensions"为题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4,066401 (2020)。牛成旺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戴瑛教授为通讯作者,山...
查看更多
-
11-272019
刘宏教授团队通过微流控芯片技术实现对纳米材料诱导的单细胞分化的检测 近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宏教授团队通过微流控芯片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原位检测纳米材料诱导下的单个或少量干细胞分化情况的通用技术,将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培养在大量的PDMS微腔中,加入羟基磷灰石纳米棒诱导其向成骨方向分化,进而用规则排布有成骨分化特异性抗体的检测芯片对大量PDMS微腔中的细胞分化情况进行原位检测,只需一次操作即可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检测结果。相关论文以“Effect of Hydroxyapatite Na...
查看更多
-
11-262019
刘宏教授团队利用材料表面纳米结构实现对干细胞命运的调控 近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宏教授团队提出使用一种可以维持细胞干性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细胞培养衬底,将人脂肪来源干细胞种植其上,在长期体外培养条件下,对细胞干性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检测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并研究了干性维持的可能的材料学机制。相关论文以“Cellular Stemness Maintenance of 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on ZnO Nanorod Arrays”为题在线发表在Small (DOI: 10.10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