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论证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祝世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理工大学吴以成教授,中科院半导体所王晓亮研究员等11人组成,祝世宁院士任组长。教育部科技司二级巡视员李渝红、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出席论证会。
论证会上,李渝红介绍了教育部建设集成攻关大平台的背景与要求。她表示,当前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组织模式“小、散、虚”和创新链条不完整的弊端,设立集成攻关大平台的目的就是要补齐短板,集成多学科、多学院以及企业等多种力量,在技术体系、重大产品及重大装备上实现突破,打造从技术到中试、从样品到样机的链条式部署,以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发展。她强调,集成攻关大平台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优势方向进行高水平布局,围绕明确的战略目标任务开展集成攻关,以高标准的管理推进高质量建设,形成高水平的贡献,支撑行业需求与产业发展。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创新体制机制,落实物理空间,做实条件保障,不断充实队伍,确保建设目标实现。
会议由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易凡主持。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徐现刚教授围绕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集成攻关大平台前期筹建情况,重点从建设意义、建设基础、建设内容和目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条件政策保障等5个方面详细汇报了建设方案。专家组听取汇报后,对建设方案进行了质询。经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方案》。
樊丽明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当前的国际竞争局势、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技术需求要求高校必须肩负起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大事急事,同时对山东大学推动学术兴校战略的实施、实现学校“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东大学一定要举全校之力推动大平台建设。她强调,要在充分吸收论证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集成攻关科研发展的规律进行高水平布局,瞄准“卡脖子”战略急需,找准突破口,推进高质量建设,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作出高水平贡献。她表示,学校将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聚力把大平台打造成全新的学术特区,积极探索有效的体制机制,给予适当的人事人才政策倾斜,加强校内校外协同,解决空间需求,多方筹集资金保障平台建设,做到人才队伍实、物理空间实、条件保障实,助力大平台实现高标准管理、高质量建设,努力为国家科技创新作出高水平贡献。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晶体所、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专家学者,人事部、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部、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创新军民融合研究院、财务部、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