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
03-202014
夏盛清、陶绪堂教授课题组在高温热电材料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热电材料是指特殊的一类半导体材料,利用其Seebeck和Peltier效应,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一物理特性使它们在军事和航天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热电材料的研究获得了广泛的重视。利用热电材料将废热转化为可利用电能,可大幅度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在节能减排方面可以发挥关键性作用。目前限制热电材料大规模应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普遍低下的能源转换效率,特别是在高温区间(>900...
查看更多
-
01-032014
陶绪堂教授课题组在机械力诱导单晶相变中取得新进展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陶绪堂教授课题组,在近期的共晶化合物的研究中取得新的进展。相关成果以“Oriented Single-Crystal-to-Single-Crystal Phase Transition with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Dimensions of Crystals”为题在最近的J. Am. Chem. Soc.杂志上在线发表(DOI: 10.1021/ja4102634)。陶绪堂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了8-羟基喹啉铜(CuQ2)和-四氰代二甲基苯醌(TCNQ)的一种新晶相,在很小的机械力刺激下,该晶体发生了...
查看更多
-
12-122013
刘宏教授课题组在光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近期,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刘宏教授课题组在二氧化钛纳米带表面异质结构的设计合成和光催化性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材料领域著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2013, 25, 5075–5080)并作为卷首插图发表,另外两篇文章刊登在纳米领域著名期刊Small(9, 2013, 140–147)(DOI: 10.1002/smll. 201202346)上。二氧化钛纳米带作为一种易于批量化合成的带状纳米材料,在光催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以此作为基...
查看更多
-
09-242013
刘宏教授课题组在钽酸锂晶体生长研究工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宏教授课题组在Mg:Nd双掺钽酸锂晶体生长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突破了高质量的Mg:Nd双掺钽酸锂晶体的生长技术,其激光输出达到3.85瓦,为近期同类晶体国际报道的最高输出功率的6倍,相关文章发表在Laser Phys. 2013,23, 045802;有关Mg:Nd双掺铌酸锂晶体生长技术的文章在RSC出版社的《晶体工程通讯》(CrystEngComm, 2013, 15,7468 )上作为内封面 (Inside front cover)文章发表,并...
查看更多
-
05-202013
江怀东课题组高压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怀东教授及其合作者,在高压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利用新型相干X射线衍射成像技术,首次实现了原位定量研究地幔橄榄石矿在纳米尺度上的三维微观结构。相关研究成果以“Three-Dimensional Coherent X-Ray Diffraction Imaging of Molten Iron in Mantle Olivine at Nanoscale Resolution”为题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0, 205501 (2013)...
查看更多
-
04-262013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郝霄鹏教授和赵明文教授及其合作者在六方氮化硼纳米制备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他们首次利用熔融碱剥离制备了六方氮化硼纳米片,并提出了熔融碱剥离的理论模型,该成果以“Exfoliation of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by Molten Hydroxides”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2013,25,2200-2204,影响因子:13.877)。同时Nature China将这一成果作为Research Highlights以“Mol...
查看更多
-
04-232013
黄柏标教授课题组光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期,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柏标教授课题组,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新型微纳米晶体材料,同时发现该材料在光照下可以有效的降解水溶液中的杀菌剂。相关成果以“Cu2(OH)PO4,a Near-Infrared-Activated Photocatalyst”为题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国际权威期刊Angew.Chem.Int.Ed.(2013,52,4810-4813,影响因子13.455),并被选为VIP文章。同时,美国化学学会化学与工程新闻周刊(C&E News: Volume91,Issue14,pp.36-37,)以“Copper...
查看更多
-
04-102013
山东大学纳米晶体自组装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夏海兵教授与南澳大学的汪大洋教授合作,通过调节周围环境pH值,可逆自组装形成一维线形链状金纳米晶体,相关成果以“Size-Dependent Electrostatic Chain Growth of pH-Sensitive Hairy Nanoparticles”为题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ngew. Chem. Int. Ed.》(2013, 52, 3726,影响因子13.455)。纳米晶体的自组装可以为原子、离子和分子的缔合过程研究提供实验上可实现的平台。...
查看更多
-
07-122012
何京良、郝霄鹏教授课题组在石墨烯锁模激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超快锁模激光具有优秀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在基础科学研究、超快激光光谱、量子相干控制、微加工、光通讯和等离子成像与诊断等许多新的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当前常用的被动锁模器件具有带宽窄和高成本的缺点,限制了超快激光的发展。因此探索和应用新型的被动锁模材料和锁模技术是超快激光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之一。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何京良教授和郝霄鹏教授研究组紧密合作,利用液相剥离技术成功制备了有效大尺寸石墨烯...
查看更多
-
05-172012
黄柏标教授课题组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期,晶体材料研究所黄柏标教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许兵,利用“反向晶体生长(Reversed Crystal Growth)”理论,通过无模板水热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三氧化二铁多面体纳米材料。该材料具有单晶外壳、空心多面体结构。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将在许多方面具有潜在应用。相关工作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化学通讯》杂志收录(Chem. Commun. 2012, DOI: 10.1039/C2CC33032F)。通常情况下,晶体的形成是由晶体的成核和生长两个过程组成。完...
查看更多